谁都不知道舒雯跟赵小龙说了什么。
大家只是清楚,赵小龙的表白失败了,不禁感到有些惋惜。
赵小龙一手拎着桶包,背上背着双肩包,最后望了众人一眼。
强自挤出一抹微笑道:
“谢谢大家来送我们,那我们就出发了,再见。”
“一路顺风。”苏云杰冲着赵小龙喊了一句。
众人挥手告别,目送赵小龙和那几名业务员穿过检票口,从另一扇门走出了候车大厅。
直至赵小龙他们的身影消失不见。
“咱们走吧。”陆野轻声道。
几人离开候车厅,重新上车。
大巴车上。
赵小龙坐在靠窗的位置上,目光有些失落地望着车窗外。
客运站的大院内,人来人往。
有人欢笑,有人表情沉重。
不远处的那扇大门,同样也有许多人进进出出。
赵小龙一直在思考着舒雯说的那些话。
渐渐地,赵小龙也有一点自己的感悟。
“也许吧,大家都只是彼此的过客。”
赵小龙心中默念一句,随后便收回了目光。
双手抱在胸前,赵小龙直接闭上眼静静等待着发车。
——
随着赵小龙带着业务部的人离去,销售站里也仿佛变得安静了一些,以前在库房那边,激昂的培训声和话术连续的声音,如今都已经消失不见。
展厅里,专门负责零售的零售员们,都在积极地背着新产品的产品信息,以应对后面的销售。
而销售部的人,则是在顾顺和周燕的督促和带领下,不断地出去跑业务,为销售站寻找新的货源。
至于陆野,则是拖着还未痊愈的手臂,继续充当起了舒氏和农垦局的中间人身份。
协助两边,敲定了最终的合作协议书。
8月28日,晚上6点整。
一向低调的副省长苏耀,突然高调地登上了省广播电视台的晚间新闻。
新闻是电视台和广播同时播报。
在新闻中,苏耀先是接受了记者的采访,在采访中,苏耀阐述了自己对中央倡导改革,提倡引进外资建设经济发展的看法,并且积极响应号召,努力落实工作的态度。
在新闻中,苏耀公布了自己成功引入香江舒氏集团,投资4个亿落户滨江,促进发展贫困县地方经济,为穆兰县脱贫打下基础。
同时还公布了,两天后,他将亲自主持农垦总局与香江舒氏集团的签约仪式。
4个亿的投资。
对于滨江的百姓来说,那真的就是一个天文数字。
在这个平常人家花钱,还在以分为单位的年代,苏耀为滨江搞来4个亿的投资,绝对是大手笔中的大手笔。
一时间,看到这条新闻的滨江百姓们,全都记住了苏耀这位实干家副省长的名字。
一户民宅中,一家子守在一台老式收音机前,听着里面的新闻。
“我勒个乖乖4个亿啊,那得是多少钱?都够买我们厂十几个来回的了,这些钱要是放到我们厂,那我们厂还不就地起飞,直接成为全国第一呀。”男子感慨道。
他身旁的女子,却是撇着嘴道:“别做梦了,没听新闻里都说了吗,人家那是要在穆兰县建设现代化农场,是扶贫项目。”
那男子掰着手指头,从个位开始算,想看看这4个亿到底是几位数。
直到他数到第九根手指时,不禁再次发出了感慨。
“穆兰县才有多少人,也就十几万,这么多钱要是平分下来,落到每个人身上,那就是几千块,我勒个乖乖,直接暴富啊。”
“我发现你净喜欢做白日梦,人家港商是来投资的,不是来当散财童子的,还平分,也亏你想得出来。”
······
随着新闻的持续播出,像这两口子这般发出感慨的人,并不在少数。
一时间,这笔巨大的投资项目,也成了滨江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料,不论是对这位搞来资金的苏耀副省长,还是对这个项目本身,关注度都极高。
而此,最最激动的人,当属穆兰县的这位孙县长莫属。
4个亿的投资砸到他们穆兰县,那简直就是小母牛坐飞机,牛逼上天了!
“太好了!太好了!这下穆兰可有救了!4个亿啊!4个亿!”孙宏在自己家中,竖着四根手指,兴奋地直跳脚。